國慶長假結束了哪兒也沒去?
一到人多的地方就頭疼?
別著急,小U帶你走進
本次展覽呈現(xiàn)明朝服飾的端莊儀態(tài)與宏美氣度。展品來自山東博物館和孔子博物館的收藏。展覽分為垂衣天下治、華錦慶嘉時、香靄入長裾三個單元,分別展示明代官員服飾、嘉禮服飾和日常起居服飾,從禮儀文化、織繡技術、服飾多樣化發(fā)展等角度,介紹明代服飾的制作與文化內(nèi)涵。
除了古代文物,展覽還結合當下流行的中國色、創(chuàng)新面料與工藝,展示服飾美學方面的當代設計作品,讓觀者感受到傳統(tǒng)服飾文化的活化應用與創(chuàng)新發(fā)展。下面小U就帶你走進本次展覽。
01
明代官員服飾
明代官員服飾,是明代服飾文化體系中“禮”文化的典型代表,它上承漢、唐、宋、元服飾的基本形制,又因時而變賦予了許多新的內(nèi)涵,突出了貴賤有別、上下有等的特點。明代官員服飾主要包括文武官員朝服、祭服、公服、常服、忠靜冠服和命婦服飾。
▼ 朝服-上衣
朝服是等級地位較高的一類冠服,應用于比較隆重的禮儀場合。《明會典》載,凡大祀、慶成、正旦、冬至、圣節(jié)及頒降、開讀、詔敕、進表、傳制時,官員穿朝服。山東博物館收藏了一套現(xiàn)存最為完整的明代朝服實物,這也是一千八百年朝服歷史上唯一可確定的實物。
▼ 公服-大紅素紗袍
明代規(guī)定在京文武官員每日早朝奏事及侍班、謝恩、見辭之時穿公服,在外文武官員每日清早公座時穿公服。后來在京文武官員只在朔望日具公服朝參,外任官則初蒞任望闕謝恩時穿公服。
▼ 精品文物-常服-藍色暗花紗貼里
明代文武官員在常朝、視事時穿常服,包括烏紗帽、圓領、褡護、貼里、革帶、靴等。
▼ 精品文物-命婦常服-綠色素紗女袍
命婦常服。圓領、大襟右衽、寬袖,左右兩側開衩,下擺前短后長,后片底擺邊角向外對折再向后折返釘縫于衣身上。此袍前胸后背留有綴方補痕跡。
02
嘉禮服飾
明代,吉服還未被納入冠服制度中,但在各類典章政書、文學作品中卻被屢屢提及,多用于時令節(jié)日、壽誕、筵宴、婚禮等吉慶場合。吉服式樣繁多,有圓領、直身、道袍、曳撒、貼里、襖裙等;用色明朗,多用大紅等喜慶色彩;紋飾繁縟,常采用吉祥圖案或應景題材,文化意蘊深厚;工藝精湛,大量運用妝花、織金、刺繡等技藝,達到了技術與藝術的完美結合。
▼ 精品文物-香色麻飛魚貼里
云肩、袖襕、膝襕是明代最常見的裝飾手法之一。前胸、后背及兩肩處裝飾柿蒂形“云肩”,左右肩部至袖端裝飾“袖襕”,前后襟下擺處裝飾“膝襕”。
▼ 藍色麒麟方補妝花鍛女短襖
上身穿襖衫,下身著裙,分作兩截,這種著裝方式古人稱之為“襖裙”。襖或綴補,或飾云肩袖襕,款式有長有短,領式有交領、圓領、豎領、方領之分;裙主要為馬面裙,飾有裙襕。
03
香靄入長裾
日常起居服飾
在各種禮儀場合之外,是款式極為豐富的日常起居服飾,這類服飾淡化身份等差,追求流行風尚。明前期較為簡潔,中后期經(jīng)濟繁榮促使人們審美觀念趨向多元,服飾款式日趨繁多。
▼ 本色葛炮
▼ 藍色暗花紗袍
男裝款式主要有道袍、直身、貼里、曳撒、褡護、襕衫等,女裝款式則以衫、襖、裙、比甲等為主。
04
知來處,明去處
日常起居服飾
除了古代文物,展覽還結合當下流行的中國色、創(chuàng)新面料與工藝,展示服飾美學方面的當代設計作品,讓觀者感受到傳統(tǒng)服飾文化的活化應用與創(chuàng)新發(fā)展。這一獨特的“展中展”,表達了中國傳統(tǒng)服飾文化當代活化與應用的更多可能性。
展覽的第四部分“知來處,明去處”是本次展覽的一個特色。將傳統(tǒng)的服飾元素與現(xiàn)代設計相結合,制作出基于明代服飾的創(chuàng)新設計、符合當代審美的服裝,將古代和現(xiàn)代,傳統(tǒng)與時尚完美結合在一起,進行一次跨越700年的服飾美學新連接。
這是一個展示創(chuàng)新能力和跨界融合能力的展覽,博物館不僅僅要展示那些固態(tài)文物的魅力,同時也要展示活態(tài)的、當代時尚的美。
05
學術科研
明代服飾文獻記載
關于明代服飾的文獻記載,《明實錄》《明會典》《明史·輿服志》《明集禮》等官方典籍;明王圻和王思義編撰《三才圖會》、沈德符《萬歷野獲編》、王世貞《觚不觚錄》、劉若愚《酌中志》、無名氏《天水冰山錄》等文人墨客對服飾的客觀描寫面貌的呈現(xiàn)以及《金瓶梅詞話》《三言二拍》等明清文學作品中服飾面貌的呈現(xiàn),為明代服飾研究提供了非常真實寶貴的資料。
紡織品的保存和保護在文物保護中一直是一個難題,山東博物館和孔子博物館在這方面領先全國,成果在這個展覽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示。此次展覽是一個展示研究成果的展覽,涵蓋了對古代禮制和服飾文化的研究,對于古代紡織技術和服飾工藝的研究,以及對孔子歷史和文化的研究。